在涂覆和固化期涂膜出现的下边缘较厚或留痕现象,称为流挂

首页    在涂覆和固化期涂膜出现的下边缘较厚或留痕现象,称为流挂

在涂覆和固化期涂膜出现的下边缘较厚或留痕现象,称为流挂。根据留痕的形状,流挂可分为下沉、流挂、流淌三种。

下沉:涂装完毕到干燥期间涂层局部垂流,产生厚度不均匀的半圆状、冰瘤状、波状等现象。

流挂:在釆用喷、刷等涂装方法的场合,木器漆在被涂物的垂直面和边缘附近滞留后,照原样固化并牢固附着的现象。

流淌:被涂物垂直表面涂膜大面积的流挂现象。

img1
 

原因分析:

所用溶剂挥发过慢或与木器漆不配套。

被涂物面表面处理不彻底,有残留物。

木器漆黏度太低或涂层太厚,喷涂操作不当,喷枪用力过大。

环境温度过低,或者周围空气中溶剂蒸气的含量过高。

解决方法:

选用优良的木器漆和配套的稀释剂。

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部位,应先行处理,凸鼓部位要铲磨平整;凹陷部位应用腻子抹平,较大的孔洞要多次抹平整;涂漆前,物体表面油、水等污物必须清除干净。

选用适宜的木器漆黏度。木器漆的黏度与温度有关,温度高时,黏度应小些。一般采用喷涂方法黏度要小,采用刷涂方法黏度要略大些,如喷硝基清漆为2530s,涂刷调和漆或油性磁漆为4045s。每次涂刷的漆膜不宜太厚,一般应在5070μm之间,喷涂比刷涂的要薄些。

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要选择适当。一般(生漆、广漆除外)以温度1525,相对湿度50%70%为最适宜的施工环境。

涂刷时应勤检查,及时发现流挂,及时清除和调整涂刷工艺。

流痕未干时,可以用漆刷轻轻地将流痕刷平;漆膜未完全干时,可用铲刀将多余的木器漆铲除,然后对区域再用同样的木器漆满刷一遍即可。

如漆膜已完全干燥,对于轻微的流挂,可以用砂纸将流挂漆膜打磨平整;对于大面积流挂,可用水砂纸磨平或用铲刀铲除干净,并在修补腻子后,再涂刷一遍即可。

2019年5月5日 11:50
浏览量:0
收藏